
▲早安 香港 天氣終於放晴
令人心曠神怡的早晨 可惜就要和待了兩晚的九龍暫別
推著行李 路過鐘樓 一架飛機經過
不知又有多少人來來往往 短暫在這留下足跡 @尖沙咀鐘樓
▲一樣搭乘天星小輪 同樣的維多利亞港 昨日陰雨綿綿 今日卻充滿朝氣與活力
和其他天星小輪不期而遇 載著人們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@維多利亞港
▲好寧靜的維多利亞港 @維多利亞港

▲遠眺昨天上岸的中環碼頭 @維多利亞港

▲但這裡才是我們今天的目的地 灣仔會展中心HKCEC
會展中心是香港的主要大型會議及展覽場地 每年舉辦7項亞洲最大規模及4項世界最大規模展覽 @維多利亞港
▲會展中心同時也是電影變形金剛4的取景地之一
想像一下狂派變形金剛從天而降的震撼 現實的會展中心就是有這種氣勢 @維多利亞港
▲推著行李的我們 抵達萬麗海景酒店時還不到中午
所謂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汗流浹背提早抵達 換來的是免費升等的禮遇
五星級飯店的服務真是不同^_^ @Renaissance海景房
▲稍事休息後便即刻出發 事不宜遲 想把昨日因為滂沱大雨而耽誤的行程趕完
天氣不錯 地鐵沒幾站就抵達上環
出地鐵站按圖索驥 左拐右彎 不一會兒就來到第一個朝聖的地方
無奈人潮甚多 肚子也不算餓 算了 就拍張照當作到此一遊的紀念吧 @生記粥品 清湯牛腩麵家

▲穿過皇后大道 開始漸漸上坡的路程 不知不覺地腳步也越來越重
依山而建的建築 說明了香港的寸土寸金
我們的目的地是摩羅上街 荷李活道 加油!! @往荷李活道途中
▲荷李活道 名字與美國電影業的好萊塢無關 卻來自早年荷李活道一帶的冬青樹 (Hollywood)
這也難怪我一路上沒看到任何和好萊塢相關的東西
倒是這荷李活大樓 藤蔓交織的古樸外牆 別具一番風味 @荷李活大樓
▲沿著"樓梯街"拾級而上 瞥見磚紅色的基督教青年會
充滿風情的洋樓 也是英屬香港的一段歷史軌跡 @基督教青年會
▲經過數不盡的天梯 (好吧 其實也沒那麼誇張) 終於抵達樓梯階頂
往旁邊的小徑彎過去 就是香港醫學博物館 @香港醫學博物館
▲香港醫學博物館 成立於1996年 收集並保存與香港醫學發展有關的文物
以文獻及實物展品介紹香港開埠以來的醫科學術發展歷史
雖然沒有購票進入 但在外頭閒晃兩圈 也能感受到這洋樓之美 @香港醫學博物館
▲此時的我們 肚子又開始咕嚕咕嚕叫了起來 想找個地方好好坐下來
但這半山腰去哪裡找吃的東西呢?
當機立斷快速下山 穿越堅道 必列者士街 一路來歌賦街
你瞧 這些街道的名字是不是像優雅的紳士 @歌賦街
▲終於 抵達我們期待已久的名店 九記牛腩
九記牛腩高朋滿座 無奈沒有適當的位子 無法如願一嘗牛腩的美味 @九記牛腩
▲吃不到排隊名店沒關係 恰巧回頭一望 對面正是絡繹不絕的大排檔
大排檔 街頭露天食肆 是香港特有的街頭飲食文化
最大的最大的特色是沒有冷氣 和略顯陳舊的環境 @勝香園
▲今天這家名叫勝香園 原本不在口袋名單
沒想到手機一查 才發現竟也是網路名店
現在不是用餐時刻 但前來用餐的人們仍絡繹不絕 很難想像真正晚餐時的盛況 @勝香園
▲當然 招牌的番茄鮮牛麵一定必點
別看到紅透了的湯底就以為賣相不好 這裡可是人人一碗呢
入口後新鮮番茄的清香 配上蛋花底的濃湯 在舌尖攪和的滋味 到現在仍舊口齒留香 @勝香園
▲填飽肚子後再度恢復活力 又是另一條無止盡的階梯
此時同行的同事又想到一處私房景點 興奮地直往前衝 再度往半山坡前進
不知巷口認真販賣板凳的阿伯 在這狹小的店面經營多久了呢 @嘉咸街口
▲右轉皇后大道 驚見熟悉的招牌 這正是台灣文化的發揚光大
他鄉遇故知 感覺甚是奇妙 @中環茶湯會
▲再度轉入傳統市場 隨著階梯向上 道路也越來越小 和巨大的廣告招牌形成強烈對比
可惜現在不是大啖肥美秋蟹的季節 不然怎能輕易放過這難得的機會 @三陽號大閘蟹
▲市場好不熱鬧 雖然攤販老闆娘都是長者居多 卻有種莫名熟悉的感覺
讓我聯想到兒時逛市場的驚奇與幸福 @嘉咸街
▲威靈頓街驚鴻一瞥
這滿到路中央的巨大招牌 不正是香港電影中 最常出現的經典畫面嗎
忙著專心拍照 一回神 才發現同行友人早已不知哪兒去了
不過沒關係 越往半山腰 當地攤販越少 取而代之的是各國的觀光客
觀光客們都往某一方向走去
沒錯 跟著人流走就對了 @威靈頓街
▲忽然 街道變得開闊起來 私房景點就在眼前
原來這壁畫是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一直也是我很好奇的地方
當年的三不管地帶 卻又有自己的一套秩序 即便今日已不復再 仍想從一些線索探詢當年的蛛絲馬跡
大家紛紛上前與壁畫合影 看城寨的屋頂豎立一根根整齊的天線 有趣極了 @嘉咸街壁畫

▲拍完照 再度下山回到上環/中環
沿途隨興逛逛 眼前有一條有趣的街道 名字叫"擺花街"
好熟悉的感覺呀~ 不就是另一位同事Nancy推薦 一定要去的蘭芳園附近嗎
沒想到實際上的蘭芳園 外觀是這麼不起眼 但能馳名中外 一定有它的特色 @蘭芳園
▲1952創立 首創港式飲料"鴛鴦" 以茶袋沖製 俗稱絲襪奶茶的香港式濃滑奶茶
來蘭芳園 當然要點上一杯正統的絲襪奶茶
不過更令我驚豔的 是這蔥油雞扒撈丁
麵體的口感似台灣常見的日式泡麵 配上港式燒臘的油蔥與雞肉 卻毫無違和感
好一個港日的完美結合!! @蘭芳園
▲結束大排檔之旅的下午 一行三人的肚肚已經微凸
離開港島帶有歷史痕跡的上環 往熱鬧的中環移動
回到威靈頓街 夕陽西下 華燈初上 此時下班的車潮也逐漸湧現 @威靈頓街
▲兩大餐廳分別坐落威靈頓街的兩側 一是連鎖的翠華茶餐廳 再來就是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鏞記燒鵝
鏞記燒鵝門面豪氣 金碧輝煌 和下午的幾家大排檔不同 給人雍容華貴之感
不過縱使名氣再響亮 但一行人的肚子已經容不下更多的食物
只好暫時揮揮手 等待下回登門造訪 @鏞記燒鵝
▲都到了中環 怎能不造訪全香港僅存的煤氣燈與石板街
電影中多少男男女女在此上演愛情故事 更增加了我們的期待
行前的準備功課都告訴我們這是一條很短的街 到了現場 沒想到 真是一條超級短的樓梯
花崗石的街道和盡頭的置地廣場 正好有種古今交錯的感覺 @都爹利街石階及煤氣燈
▲都爹利街僅有一條花崗石樓梯與4支煤氣燈
此煤氣燈為全香港僅存 歷史悠久 於1979年8月15日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
雖然現在已改為自動控制的電燈 但不難想像仍在使用煤氣時 燈火搖曳中的風華歲月 @都爹利街石階及煤氣燈
▲煤氣燈亮起 夜幕降臨
對觀光客來說 欣賞維港岸萬家燈火的最佳地點 非太平山頂莫屬
清風拂來的夜晚 駐足此處 世界三大夜景盡收眼底 @太平山頂凌霄閣
▲欣賞完寧靜的夜色 重回人聲鼎沸的中環
時間已晚 多數餐廳皆已打烊 唯有24小時營業的翠華餐廳仍燈火通明
來上一碗"魚蛋片頭河" 雖不知中文名稱是什麼意思 不過風味倒是絕佳 @中環翠華茶餐廳
▲踏上歸途 前往地鐵站途中 穿梭於僅容旋馬的巷弄之間
猛一抬頭 竟藏身一座造型前衛的建築 當下也沒多想 立刻拍下它的身影
回台灣上網查詢 才知道它的全名是陸海通大廈 LHT Tower @中環LHT Tower
▲回到灣仔地鐵站 連接會展中心的人行天橋
熙來攘往的人潮依舊 只不過大部分是趕著回家的上班族
唯獨我們三人有閒情逸致探出頭去瞧瞧 沒想到最寫實的街頭一隅就在腳下
街角的路邊攤 迷你的店面 看似隨意的攤子 其實正港的平民美食正在這兒呢 @灣仔
<<待續>>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